「术业有专攻」并不是一句空话。
我是一个懒散成性的人,所以装修房间这种事情是绝无可能自己去主动干的。起因是我的一个……姑且算是关系比较要好的亲戚吧,下文称作非哥,打算搞一搞家装,把房间里的明线改成暗线,再添点家电啥的。所以我自然就被叫过去帮忙了。
前期准备
把明线改成暗线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把明线拆掉、在墙上打洞和槽、把管线放进打好的槽里面、固定管线、连接线路和插座、平整墙面。我们的规划是安装 5 个墙壁插座,按道理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工程量。
在真正动手之前,我们联系了一名水电工;对方的报价是 500 元,线管、电线、插座等材料自备。我们两人都合计这应该是一个两天的活,500 元还不含材料听起来是一个有点高于预期的报价。当然,但如果这要真是一个两天的活,这篇文章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噩梦的开始
所以我们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周六中午我们会面,吃饭过后便去建材市场买材料。电动工具已经提前网购,所以我们只需要卖到合适的管材就可以了。
然而,我们跑了两处建材市场,都没有找到需要的管材。网购管材的话,需要的弯头、直通和阻头零件都是几十件起跳,这远远超出了我们需要的量。不得已,我们只得在次日再次到第三处建材市场购买所需要的材料。
转动机构的设计安全
电动的工具有两个,一个是冲击钻,另一个是开槽机。冲击钻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小玩意;但开槽机就非常的恐怖。一方面,冲击钻是使用锂电池的而开槽机是使用市电的,这上来就让我感觉不安;另一方面,开槽机前面可以装五个锯片,机身带锯片的重量少说也得有十公斤。
由于和无人机打交道时间太长,我对这种转动机构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恐惧。我很怕它失控,而失控了我又没办法把它干掉——它可能会先把我干掉,毕竟前面的锯片是需要自己安装的,而锯片似乎又有安装方向,但我不知道具体的安装方向是什么,万一装反或者没装好导致锯片飞出那可就太刺激了;而非哥也觉得这玩意实在是太沉了,举着它爬高上低估计会出问题。于是我们选择退货,并在建材市场买了一个云石机。虽然云石机也是用市电的,但至少这玩意我熟,所以那种恐惧感并没有多么强烈。
于是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开新孔
我们计划在墙上打一个孔走电线进去。尽管墙上已经有过一个孔了,但是这个孔开的位置太低,所以并不在计划之内。
由于我们都不是专业的水电工,所以拉跨发生。我由于身高不足,所以钻孔使不上力;非哥身高倒是足够,但问题是他总是下意识地把钻头向上攻,直接斜着向天花板打孔。
钻了半天,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恐怖的问题:钻头太短了,所以要打通墙壁的话,需要从两侧钻孔。
于谦父子挖一条隧道,最后是按两条隧道结的账。我们打一个过墙孔,最后是出现了两个盲孔。
不得已,我们去借了一根穿墙钻头。但好玩的是,这孔硬是打不通(毕竟一直往天花板上攻能打到对面都见鬼了)。打着打着,冲击钻还没电了,需要充电。
充电式工具的好处是便携,坏处就是不够耐操。充电两小时,工作五分钟,十分影响进展。
切槽
首先,要在墙上划线。我并不是专业的水电工,我们也没有水平尺之类的玩意,所以就使用一个野路子:目测划线法。反正这玩意公差要求也不小,瞎胡一划完事。
划完线后自然就是开始切槽。我作为最怂的那一个,自然是要拿东西堵耳朵的。当然,保护听力是工作环境的必要部分。我对切割机的恐惧也部分源自于这玩意工作时的噪音给幼年的我留下的心理阴影。
由于这栋房子是砖混结构的,所以切槽的时候直接就是尘土飞扬。家里只有一个 3M 的 N95, 所以切割的时候我就不能在场同时凿槽,需要等房间里尘埃落定才能入场凿槽。
更为拉跨的是,我和非哥都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即使画好了线,切出来的线也是歪歪扭扭的;打出来的槽也是凹凸不平的。啊,反正能凑合就行。
碰钉子
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墙壁与天花板连接的部分是实心的水泥。倒不是说云石机切不动或者冲击钻干不动,而是钉子钉不进去。这使得原本简单的「竖直切槽上去,在天花板上横着走总线,再吊顶遮起来」的计划泡汤了,毕竟没法把线固定在墙上,自然而然也就没法搞其他事情。
所以,更改计划,切横槽。
于是一下子,工程量就从 5 条总共不超过 6 米的槽变成了环绕整个房间的槽。不过至少有一个好处:不需要再打过墙孔了。
于是,第二天也过去了。
不合标准
在打槽的时候,我心里就隐隐地感到不安——这个槽会不会太浅了一点?毕竟线盒需要往里面装挺深的,线管的深度也不浅。
冲击钻的电池也不给力起来,每次打槽的时候总是到一半就没电。每次充电就得干等三个小时。按道理这种充电的电动工具应该是有两三块电池轮着用的,但当初买的时候就只有一颗原装电池。现在临近过年,即使再下单买一块新电池估计也无法按时送达。这导致了工期的进一步延长。
在终于打完了第一遍槽之后,我们遇到了非常头疼的情况:槽确实打得太浅了,线管没法安装到底盒上,除非再往里掏将近 10mm 的槽。
草草收工
不能再磨蹭了,本来计划是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已经拖沓到四天了。
于是我们考虑了一个野路子:与其再修槽,不如直接把底盒侧面的孔向墙外扩。干一个塑料玩意可比干红砖好搞得多。
这个野路子紧接着就被执行了。还好,扩孔后线管可以放进槽里面了。但是部分槽深度仍然不足,所以放进去之后整体有一个向外的应力,没法让它老老实实呆在墙壁里。
那就只能按住,然后用石膏粉固定。
在这个时候,非哥突然意识到自己买了一罐发泡剂。按道理,发泡剂这玩意可是个好东西——只需要往槽里一喷,等待干燥,刮掉溢出部分就可以完成对墙面的修补。但当你需要按住线管的时候,这玩意是万万不能用的,因为有大概率这玩意会被喷到你需要按住的地方,然后粘的你满手都是。尽管按道理发泡剂是无毒的,但是这种粘稠的手感非常的让人感觉诡异;更成问题的是它作为黏合剂需要有机溶剂才能洗掉,沾到手上之后你的手就会摸哪沾哪,用水带肥皂也洗不掉。即使干了也得剥一层皮才能去掉。
但最终,我们穿好了线管、装好了底盒、上了插座、填了石膏,上电测试终于成功,熬了一宿,整个人都脆了。
后面的平整墙面部分我并不参与,所以到这里我就收工了。可喜可贺。
结论
我最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感悟颇多:
你只看到了我用三十分钟就解决了你的问题;你没有看到我花了十年时间做到能在三十分钟内解决这个问题。你给我付的薪水不是买了我当下的三十分钟,而是我的青春年华。
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蔑视体力劳动者呢?他们也是掌握了专业技能的一群人。即使是搬砖,靠蛮力也是搬不动的;这里面必然有更复杂的专业知识和练习在里面。
Your comments will be submitted to a human moderator and will only be shown publicly after approval. The moderator reserves the full right to not approve any comment without reason. Please be civil.